首页
中国酒庄网
您现在的位置:中国酒庄网 > 要闻 > 正文

特别报道丨道口大曲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康百旺:我愿做杯酒 飘香千万里

2022-08-27 16:08   浏览量:25551     来源:河南日报

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杨之甜 实习生 张佳婧

一个商贸企业,不仅把濒临倒闭的千年酒厂挽救于危难中,还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冰堂春酒酿造技艺传承和保护起来,在其基础上创立道口大曲品牌,成为豫酒振兴“新军”。

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,却坚持每日读书十几年,引领当地上千名企业家读书学习,带动数万名企业员工同读一本书,引领了好书求知的好风气。

这个企业就是河南百旺道口大曲酒业有限公司,这个农民就是该企业董事长康百旺。

读书——从组建一个微信群到引领几万人阅读

今年7月18日上午,滑县高三毕业生康彤收到了梦寐以求的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。

康彤毕业于滑县第一高级中学,从小学到高中,一直学习勤奋,品学兼优,今年高考,以文科总分647的优异成绩被北京大学法学院录取。

“首先是勤奋,勤能补拙。其次是学习兴趣,无论哪门课,要用心喜欢它。”谈起学习“诀窍”,康彤说,她认为最重要的一点,就是家庭氛围及父母的影响。“从我记事起,爸爸每天早上带领全家人读书半个小时,十几年如一日,雷打不动。潜移默化中,我从小就对读书有着浓厚的兴趣。”她说。

康彤的父亲康百旺,是当地有名的企业家代表,2010年创立道口大曲酒品牌,2015年建成集酿造、餐饮、观光为一体的生态化园林式酿酒基地。

比起这些光环,鲜为人知的是,康百旺坚持十余年读书学习,不但带动全家人、企业员工一起读书,还成立读书分享会,号召当地企业家、小老板一起读书,从书中体会人生价值,攫取经营智慧。

8月21日,在滑县道口大曲文化园,记者走入酒香四溢的“馀心堂”。今年50岁的康百旺个头中等,身材壮实,眼睛不大却闪烁着坚毅的光芒。如果不是看他手捧一本写满笔记、讲解书中内容侃侃而谈,初次见他,很难把他和一个县城阅读推广者联系起来。

“王阳明的《传习录》是影响我最大的一本书,也是这种‘知行合一’哲学思想让我受益匪浅,从而想到要让更多企业家朋友也从读书中受益。”康百旺说。

2014年,他组建了一个微信群,邀请了几位志趣相投的企业家朋友进群,开始带领大家读书。他们以群内打卡的形式,把每本书按照页码分解,每天定量读几页,不仅要发读书语音,还要把读书感悟拍成视频分享。

“说实话,让中年人重新拿起书本不容易,尤其是群内大多是县城内各行业出类拔萃的企业家,甚至有的身家上千万,本身比较忙,应酬比较多......”作为最早入群的企业家代表之一,滑县幸福小学校长张晓利回忆,刚开始有的企业家很难坚持,三天打鱼、两天晒网,为了督促每位成员,群内制定规矩,少打卡一天罚款500元,罚款资金用于群内购买新书,定期外出参观、研学,做公益等情况使用。

罚钱事小,面子事大。有的企业家被罚后不甘心,自己下决心一定跟上打卡进度,晚上不管应酬完到几点都坚持读书;有的企业家罚钱次数多了,其家属不乐意,主动负起监督责任。

像上学一样,每个读书群里都有专门检查打卡内容的“学习委员”,有负责考勤和巡视的“纪律委员”,有收款的“会计”,甚至还有给成员提供接龙、拍书服务的“小蜜蜂”。

就这样,企业家们变成了“小学生”,由最初被群规约束打卡,到逐渐养成习惯自主阅读,再到后来真正从书中获益,用书里读到的知识指导实践,最后发自肺腑爱上阅读,复制经验从而带动各自家庭、企业员工一起读书。整个滑县,以康百旺为中心,形成了一个覆盖全县企业的万人阅读圈。

这几年,他们读过《毛泽东传》、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》、《传习录》、《孙子兵法》、也读过《任正非传》、《心若菩提》、《稻盛和夫系列丛书》。有的企业家从书中学到管理经验,有的悟出人生道理,有的通过读家庭方面的书改善了和家人的关系,有的读人物传记后更自律了。

“大家一致认为王阳明提出的‘致良知’理念最有普遍指导意义,对我们做企业的来说,每做一件事、每往前发展一步,都要问问自己的良心,是不是对得起,这样不会走偏。”张晓利说。

通过读书线上+线下分享的形式,滑县当地知名企业家从以前“单兵作战”变为“抱团发展”。在康百旺建议下,他们定期组织线下“找茬”活动,即企业家们轮流到各个企业参观,“挑毛病”“出点子”,监督企业限期整改,强力推动了滑县企业管理走上现代化、规范化发展之路。

创业——从开办一个村级代销点到打造一个景区文化园

康百旺出生于滑县留固镇寺后刘村。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。初中毕业后,为了改善父母生活质量,康百旺从村里走出去,骑着自行车,当起了卖货郎,从外乡镇集市进货,再平价卖回村里。

后来,他在村里租了一个小院,开办了方圆百里唯一一个村级代销点。“我们老家有句话‘想当好人,先当冤种’。‘冤种’就是傻家伙,当时我开代销点,可能卖五十个品种里只有三个是挣钱的,其他都卖进价,不赚钱,村民都说我有毛病……”康百旺回忆。

就是被人称为“有毛病”的举动,让康百旺代销点的生意很快超过了镇上批发店,在他眼中,消费者是最朴实的群体,对他们关心一点,消费者就会厚爱十分。当时,很多村民赶着牲口拉车来买东西,康百旺还主动给他们打造了能拴牲口的场所。

“那时大家套牲口车去买东西,我就支个棍用来拴牲口,相当于现在的停车场,我还用十斤盐去换亲戚家不要的花生秧,给牲口喂水喂食,受到群众欢迎。”他说。

渐渐地,十里八乡父老乡亲都愿意来康家代销点光顾,他的生意越来越红火。

再后来,他把代销点开到了道口镇。为推销产品,他跑机关、进工厂、去工地、下村庄,打开了代理品牌市场销路,赢得了信誉。

康百旺在当地市场的影响力,引起全国几大知名酒厂的注意,五粮液、剑南春、沱牌、泸州、古井贡等产品纷纷邀请他做省市区域品牌总代理。凭着韧劲,康百旺短时间内打开了全省名酒市场,迈入河南知名酒商队伍。

2004年,他得知原滑县冰堂春酒厂由于管理不善,濒临倒闭。他积极响应政府号召,参与接收老酒厂的改制。他立下志向,要用自己的努力,让这个有着近千年历史的老酒厂焕发生机。

知易行难。康百旺初到酒厂查看时,酒厂大门锈迹斑斑,厂内杂草丛生,259名老工人工资保险没有着落,生活无依。亲朋好友得知后纷纷劝他,别接这个“烂摊子”, 光工人养老保险就得补缴400万元。

可他坚决不退缩。“哪怕不挣钱,只要企业能正常运转,几百个家庭能吃饱穿暖,就是好事一件。”

2005年,经过多轮磋商,原有的国营老厂改制成民营企业,“河南百旺道口大曲酒业有限公司”正式挂牌成立。

2012年,随着公司快速发展,老厂区因厂房太小,生产能力无法满足市场需求,在滑县县委、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位于滑县产业集聚区的生态化酿酒基地一期工程开工建设,占地40000余平方米。历经三年,集酿造、餐饮、观光为一体的道口大曲文化园落成,被授予国家AAA级旅游景区。

传承——从初心做人到良心做酒

白酒的酿造,蕴含着中国人的智慧。从田野里的一粒粮,到餐桌上的一杯酒,生产过程不仅要上顺天时、下合地利,还考验着酿酒人的匠心和智慧。

走进道口大曲文化园酿造车间,百余个发酵池正在孕育着几万斤酒,不久的将来,经过沉淀后的酒醅会历经一道道工序变成醇香四溢的酒。

“越与酒打交道多,越敬畏酒,所以我们坚持纯手工做粮食酒,出池、倒堆、上甑、出锅、翻醅、加曲、入池等都是以人工操作为主。”康百旺说。

接手老酒厂后,康百旺就带着技术人员到五粮液、茅台等名酒大厂学习,为了等到酒厂师傅,他们在对方厂门口常常一蹲就是两天。回去之后就开始反复试验研究,在融合现代生物技术和传统酿酒技术到基础上,生产出以“醇和协调、绵甜爽净、余味优雅”的独特产品,深受消费者青睐。

特别是酱香型酒,他们采用12987酿造工艺,即一年的时间里,经过两次投粮,九次蒸煮,八次发酵,七次取酒。经过如此繁复的工艺酿造出来的酱酒,还需要经过五年以上的窖藏,才投放到市面。

有了技术,市场销路又成了问题。为打开市场,康百旺和业务人员同吃、同住、同下乡,顶严寒,冒酷暑,兵分几路到全县、周边县、乡、村调查市场,对酒的品质、价位、档次分别建档,做到心中有数。

认识康百旺的人都说,老康对酒品的执着,源自于他的人品。

生意中,他既较真又仁义,购置各种物品时,他“先薄后不丑”,价格压到最低,算账时却主动让利,让对手感到自己的诚意和真心;一些南方老板在生意中从不赊账,但对康百旺却不限制,就连他担保的客商,也是“一路绿灯”。

在公司,他对员工严管厚爱。对每位员工逐人建立《员工履历及职业规划表》,赏罚分明、责任清楚;要求开会必须准时到,谁误时一分钟,现场罚做十个俯卧撑。有一次他因事来晚,自发做50个俯卧撑;企业精细化管理,每个车间厂房,每块地甚至每棵树都有人负责。

“有一年冬天,康总看到园区里的保洁员衣着单薄,就叮嘱我让购置一批棉服发放给保安、保洁。”后勤部门负责人胡艳来说。

为了让每个员工享受企业温暖,康百旺在公司内部设立“奖优扶贫专项资金”,专门解决员工本人及家庭出现的突发性事件及困难。

园区厨师李绍葛家在浚县小河村,去年夏天,家乡被洪水围困,受灾严重。康百旺得知后,多次给李绍葛打电话询问情况,还发动员工募捐,到他家帮扶慰问。

对企业“小关爱”,对社会“大奉献”。近年来,他扶贫助困、爱心助学累计向社会捐款捐物几十万元,成立滑县一中“康百旺助学基金”,每年为10名贫困优秀学子每月提供300元生活费,直至高中毕业;连续对年捐助考上清华、北大的就有二十多人;每年“九九重阳节”,为获得“十佳儿媳”称号的员工、家属和高龄老人颁发现金、礼品3000余元;连年教师节、建军节为滑县全体教师、军人免费赠酒......4年来,该公司累计为6.8万余人次发放价值数百万元的物品,被有关部门授予拥军先进单位、滑县拥军合作企业、增滑县尊师重教先进单位等。

“在我有生之年,我想做好两个事,一是把企业根基打扎实,用工匠精神给国人再造一个百年酒厂;二是坚持不懈把书读好,让更多人通过读书受益终身......”夕阳西下,康百旺笑着与我们作别,并邀请我们下次再来时,一定要尝尝他新酿造的好酒。他还说,只要生命尚存,他就会像一杯醇厚的好酒一样,让酒香飘往四处!

分享到:
65.1K

上一篇:名酒庄网播报 四川25万吨酒饮项目年底试产
下一篇:名酒庄网播报 “天然鲜果”进军338亿蓝海,这瓶果酒官宣三年千店目标